,以太坊开奖网(www.326681.com)采用以太坊区块链高度哈希值作为统计数据,以太坊开奖网(联博统计)数据开源、公平、无任何作弊可能性。联博统计免费提供API接口,支持多语言接入
当前,各地各部门正积极部署落实兜住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有关工作,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社会救助暖民心
党中央深切关怀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工作的重要要求,正快速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一件又一件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广、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惠民举措解了忧愁、暖了民心。
社会救助是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民政部正会同有关部门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完善低保等社会救助制度、加强政策衔接和部门协同,积极推进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确保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
今年元旦春节期间,我国24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部分地区累计为756.2万名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24.6亿元;17个省份和兵团部分地区启动价格联动机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惠及994.7万人次,支出3.5亿元。
2022年,民政部持续深化社会救助改革创新。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不断完善,6300多万名困难群众的数据信息实时更新,低保等救助政策及时调整跟进,中央财政安排的1546.8亿元救助补助资金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民生保障领域凝练着‘中国经验’。”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林闽钢表示,一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这是一个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解决民生保障问题的中国智慧和独特创造。尽力而为意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最大努力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多做民生实事,量力而行强调务实作风,统筹考虑发展阶段和承受能力。二是用心用情暖民心,这是中国民生保障制度的鲜明特色。我们党长期保持为困难群众送温暖的传统,能够让群众及时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这些温情不是简单地发钱发物,而是形成了“物质+服务”,特别是对困难群众积极开展生活指导、心理抚慰、社会融入等精神层面的服务,让民生保障更有温度,使服务对象真切感受到全社会的温暖。
比如,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的“相帮扶·城温暖”困难群体帮扶服务实践就已形成品牌,他们从致困原因、需求和资源入手,精准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聚合社会力量扩大救助“朋友圈”,使困难群体人均年收入从5年前不足1.4万元增至目前的2.2万余元。
兜牢底线看乡村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兜住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关键在乡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极大地提高了乡村民生保障水平,但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左停认为,这需要着眼于健全完善民生保障的体制机制,继续适度扩面提标、扩围增效,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评论列表 (0条)